2025年10月19日,上海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上传出消息:交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发布全国首单转型金融船舶融资租赁业务。这项创新业务于2025年9月与某头部纸业集团新加坡实体公司成功落地,涵盖了数艘船舶的融资租赁项目。
该业务首次实现了转型金融工具与船舶融资租赁的深度融合,创新性地采用 “绿色绩效挂钩”结构化设计,将融资利率与船舶实际减排量、碳强度指标直接绑定。
01 创新设计:融资成本与减排绩效挂钩
这一转型金融船舶融资租赁项目突破了传统融资模式。项目通过特殊的结构化设计,将租息率与船舶的实际减排量和碳强度指标直接挂钩。
这意味着,航运公司通过技术改进或运营优化实现的减排效果越好,其融资成本就越低。这种市场化机制既降低了航运企业绿色转型的资金门槛,又通过经济激励引导企业主动践行低碳运营。
该业务符合《上海市转型金融目录(试行)》指引,精准契合绿色金融相关政策要求。项目已于2025年9月通过了联合赤道环境评价股份有限公司的评估认证,确保了其环境效益的可信度和透明度。
02 行业背景:全球最大金融船东的绿色转型
作为此次业务的发起方,交银金租是全球最大的金融船东,在绿色船舶融资领域已构建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
截至2025年6月末,交银金租的绿色船舶资产规模已近644.80亿元,持续领跑行业。最近三年,该公司航运租赁投放中超过50%为绿色船舶。
据悉,交银金租目前持有船舶超470艘,资产规模突破1500亿元,已成长为国内船队规模最大的金融租赁公司。公司航运资产中境外业务占比超过50%,国际化布局稳步推进。
这一转型金融项目的成功落地,进一步丰富了交银金租的绿色金融产品矩阵,彰显了其在行业内的领军作用。
03 政策支持:上海转型金融体系的实践
此次业务符合上海市转型金融目录的要求,体现了上海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创新探索。
当前,全球航运业正面临严格的环保法规约束。国际海事组织(IMO)相继出台严格的环保法规,对船舶的碳排放、污染物排放等指标提出硬性要求,绿色环保船舶成为发展趋势。
转型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工具,旨在支持高碳排放行业向低碳转型。与传统绿色金融主要服务“纯绿”项目不同,转型金融更关注那些碳密集行业的中长期减排目标。
这一创新业务为航运业这一传统高碳行业提供了可行的转型路径,通过市场机制激励企业逐步改进环保性能。
04 行业前景:船舶融资租赁的绿色趋势
此次首单转型金融船舶融资租赁业务的落地,为整个航运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方案。
国内航运租赁市场正呈现稳步扩张态势。克拉克森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中国租赁公司船队及手持订单总计3161艘,较年初增加100艘。
2025年上半年,中资租赁公司共与68家国内企业开展船舶租赁业务,其中22家是首度与中资租赁公司合作。这表明航运租赁市场的参与主体正在扩大。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关注度的提高,中资航运租赁公司正在积极追“新”逐“绿”,将更多资金和资源投向绿色船舶租赁领域。
这一创新业务通过市场化机制将融资成本与环境绩效挂钩,为解决高碳行业转型的融资难题提供了新思路。随着全球航运业绿色转型步伐加快,此类创新金融模式有望获得更广泛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