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国!”在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边境检查站,工作人员对完成入境手续的游客亲切致意。从广西崇左市大新县硕龙镇出发,游客仅用15分钟就能完成通关手续,开启“一日游两国”的独特体验。
2023年9月15日,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开始试运营,并于2024年10月14日正式运营。这是我国首个跨境旅游合作区,标志着沿边开发开放进入新阶段。
01 从自然奇观到合作桥梁
德天瀑布位于广西大新县,与越南板约瀑布相连,形成亚洲第一大跨国瀑布。瀑布宽200多米,纵深60多米,落差达70米,水量大时两条瀑布合二为一,气势恢宏。
2015年,中越两国政府签署《关于合作保护和开发德天(板约)瀑布旅游资源的协定》,决定各划出2平方公里土地设立跨境旅游合作区。
合作区建设没有先例可循。广西与越南高平省积极探索跨境旅游合作新模式,在省级政府间建立协调委员会,共同推进景区规划建设。
跨境旅游合作区的设想源于国家推动沿边开放的战略部署。《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快沿边开放步伐,允许沿边重点口岸、边境城市、经济合作区在人员往来、加工物流、旅游等方面实行特殊方式和政策”。
2016年,国家旅游局、发改委等8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动跨境旅游合作区工作的通知》,在全国11个有条件的边境地区研究设立跨境旅游合作区。
02 创新通关模式与便捷体验
合作区开创了 “便捷通关一站式服务” ,实现了三个“首个”:全国首个跨境旅游合作区出入境办证大厅、全国首个“刷脸办”出入境证件办证大厅、广西首个建在景区内的出入境办证大厅。
游客无需护照,仅凭身份证即可在景区出入境办证大厅办理临时通行证。跨境游预约时间从最初需提前3天优化为“当天预约当天出境”。
“出入境程序就像过景区安检一样简单方便。”来自浙江的教师顾沈娴在体验后感慨道。这种无感通关体验让跨境旅游变得轻松自在。
硕龙边检站推行人工查验与快捷通关相结合的查验模式,提高旅客通关效率。边检站民警曹传奇介绍:“我们实施‘预约组团’管理模式,缩短预约要求时限,旅客提前申报相关信息后,抵达现场即可快速通关”。
正式运营后,合作区进一步优化了游客跨境游览模式。跨境人数从每方每天限量500人提升至1000人,游览时间由5个小时延长至6个小时。
03 经济赋能与民生改善
合作区的运营为边境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截至2024年7月19日,硕龙边检站累计为出入合作区旅客办理边检手续2.4万余人次。而到2024年10月10日,合作区已接待跨境旅游团1232个、游客17991人次。
景区客流量增长给周边商铺带来发展新机遇。越姆娘餐厅的老板廖春恒表示,合作区成立后生意越来越红火,于是拓展了店面。“现在客流量上来了,我们在小广场加入音乐表演环节,到了晚上很多游客会在这里游玩、欣赏”。
合作区建设也直接惠及越南边民。在合作区一家酒店工作的越南村民玉文兵告诉记者:“现在我每月到手有640多万越南盾(约合1800元人民币),挺不错的”。他对未来充满信心:“我相信,越中跨境游的发展会让我的家乡走上致富路”。
越南导游农氏白操着一口流利汉语,带领中国旅游团游览板约景区。她告诉记者,跨境旅游越来越火,为两国旅游从业者注入更多信心。
04 从单一观光到多元体验
合作区不断丰富旅游业态,从最初的瀑布观光线路发展到涵盖民俗体验、边关探秘、跨境购物等多元化的旅游产品。
中方景区打造了“中越风情街”和“中越跨境街”,越方一侧则有越南特色美食和民族文化体验。合作区创新“一店一品”主题店铺差异化经营模式,开设越南法棍、越南酸奶、稻田咖啡屋等主题店。
每个跨境旅游团都有穿着绿色工作服的中方领队,被游客称为 “绿天使”。中方领队谢慧子介绍,针对跨境游的每个旅游团,中越双方会各安排1名专职讲解员全程陪同,保障跨境游过程安全、顺畅。
合作区还开展“潮玩三月三·德天侬峒节”系列主题活动以及“跨国水上山歌会”、“中越同心舂糍乐活动”等独具特色的活动,让游客更深刻地感受中越两国“同志加兄弟”的深厚情谊。
越南板约瀑布旅游区管委会导游黄氏燕表示:“自跨境旅游合作区正式运营以来,从中国来的旅游团明显增多。接下来我们还会加快相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各国游客到此游玩将有更好的体验”。
05 跨境旅游合作的示范意义
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的成功实践,为中国与毗邻国家共同开发利用边境资源树立了典范。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其经验和管理模式可复制可推广。
跨境旅游合作区不同于以货物贸易为主的边境经济合作区,它主要侧重于推动沿边地区以旅游为主的服务贸易发展,有利于实现沿边地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同步发展。
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相关负责人指出,设立合作区有助于推动边境旅游由通道向目的地转变,推动更多中国游客赴周边国家旅游和消费,推动周边更多国家来华旅游,不断提升我国对周边国家的经济影响力,形成 “旅游睦邻”的外交新态势。
合作区建设是顺应“一带一路”倡议构想的重要举措。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逐步形成,沿边地区正由开放的末梢变为开放的前沿。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苗庆旺表示,以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运营为重要契机,广西将积极发展跨境旅游合作,推进文旅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中越边境经贸合作、文化旅游深入交流。
随着合作区正式运营,中越双方正不断优化服务体验。硕龙边检站办公室主任黄灿强表示,将“把警力充实到一线,开足查验通道,优化通关流程,保障跨境游跑出平安‘加速度’”。
南宁海关所属硕龙海关监管科科长刘瑞杰也表示,将协调升级优化“中旅趣边关”小程序,依托智能测温、智能查验等系统,全面提升中越双方游客的“无感通关”体验。
归春河畔,越南老船工阿都的游船在河道中心线两侧自由往来。他告诉记者:“归春河流经越中两国,两岸山水相连”,合作区正式运营后,游客明显增多,他的收入也增加了。这条曾经分隔两国的河流,如今成为连接中越的纽带。
